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一、学院概况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起始于1977年建校伊始创办的自动化和1979年创办的家用电器专业,1984年成立控制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004年更名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2052名,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机器人工程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自动化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建有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有1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电气装备智能制造)。学院现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生物信息处理与控制(自设)2个二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4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

  二、师资力量

  学院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国家"***"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7人,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3人,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3人,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3人。拥有"电气装备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生物信息处理"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和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智能微电网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电气试验与故障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装备信息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特种电机与驱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工业控制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控制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智能电网大数据产业融合创新中心、河南省新能源电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电气控制技术"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仪器设备总资产8200余万元,与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等共建校企创新实验室5个。

  四、科研成果

  近五年,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纵向课题156项;与合作单位共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主持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246件;科研到账总经费1.53亿元;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541篇,其中SCI索引438篇、JCR一区论文36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9部。

  五、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特色亮院"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构建了"学业导师+博士班主任+辅导员+党员学长"四级协同管理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良好格局。注重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通过大力开放专业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成果显著,在近五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得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省级以上奖励581项,其中,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19项,参与学生人数近1700人次,申请并获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申请且授权专利60余项。

  六、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自2006年,先后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捷克奥斯特拉瓦技术大学、法国综合理工学院、美国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30所国外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累计送出交换生3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5名。

  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台湾凌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西门子工业控制创新实验室等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新时代,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以及"崇德、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特色亮院"的办学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建设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办学实力和水平居省内同类高校领先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努力奋斗。

  (注:以上数据截止到2023年5月)

  电气工程

  批准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批准时间:2012年10月(第八批)、2018年3月(第九批)

  一、电气工程学科简介

  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源于1979年创建的家用电器专业,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电气装备智能制造"主干学科,河南省第八、第九批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成员49名,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3%、博士占比88%,已形成了以双聘院士为学术顾问、国家"***"入选者为领军人物,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等5个教学科研团队,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微电网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电气试验与故障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平台。历经40年积淀,学科在保持原有微特电机和信息化电器等轻工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基础上,面向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并网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与人才的需求,逐步由用户侧向电网侧和电源侧拓展,形成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并网三个稳定的学科方向。

  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主要研究电网络、生物电磁、纳米电子、电磁测量技术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非线性忆阻混沌电路及控制、生化电路、纳米材料传感器、生物电磁理论、生物电磁材料合成及传感应用、磁电传感换能器等。

  2.电机与电器

  主要研究机电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电机设计、电机控制、智能化电器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多场耦合机电动力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永磁和高速电机高效轻量化设计、电机及驱动系统控制、电气设备能耗分析与节能管理等。

  3.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并网

  主要研究电力电子变流器、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电力电子装置/系统仿真与设计、电力电子可靠性技术、电能质量及控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

  发布者:杨小亮发布时间:2020-09-30浏览次数:282

  批准机构:河南省教育厅

  批准时间:2018年3月

  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郑州轻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79年,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电气装备智能制造"主干学科,河南省第九批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成员41名,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3%、博士占比80%,已形成了以教授和博士为中坚,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拥有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等3个教学科研团队,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智能装备信息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院士工作站等5个省部级平台。历经40余年积淀,依据自身基础和优势,加强学科建设统筹规划,以国家级项目和成果为抓手,强化产学研合作。逐步凝练出三个稳定的学科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主要研究模式识别、图像视频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系统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触觉感知、视频场景感知与理解、视频目标分析、图像与视频流处理、目标识别与跟踪、视觉导航、视觉伺服控制、多智能体交互模型等。

  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要研究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线性伺服系统、多智能体系统、网络系统、生物系统、非线性混沌电路系统及忆阻电路等的建模与动力学分析、优化与智能控制、故障检测与控制等。

  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中对象、环境、过程信息的信息提取、转换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传感、光谱检测、光纤传感等技术的理论、方法、系统集成及应用;总线网络系统设计开发、总线类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工业总线网络系统故障诊断、总线类教学及科研实验装置设计开发等。

  (注:以上数据截止到2020年09月30日)